公務員通訊二零一九年九月第一百零五期
部門特寫
   
  精明規管 利便營商
 
  部門推動環保 喜獲殊榮
 
  傳遞關懷火炬 燃亮他人生命 香港海關義工隊助人解困
   
 
Valid HTML 4.01 strict This website is IPv6 Enabled
Explanation of WCAG 2.0 Level Double-A Conformance
A A A English Version 简体版
 
部門推動環保 喜獲殊榮
環境保護署
 
今年四月,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先生(右四)、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左三)、署理環境局常任秘書長/環境保護署署長楊碧筠女士(左一)與其他嘉賓主持二零一八「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頒獎典禮。
今年四月,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先生(右四)、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左三)、署理環境局常任秘書長/環境保護署署長楊碧筠女士(左一)與其他嘉賓主持二零一八「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頒獎典禮。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當務之急是採取應對措施,為未來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要有效推動大眾改變日常生活和營商模式,公私營界別協作必不可少。憑着卓越的環保表現及加強市民環保意識的熱誠,屋宇署、民航處、香港天文台及環境保護署轄下的T▪PARK[源▪區]勇奪二零一八「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四項優異獎,足證這些部門在環保工作上不遺餘力,為其他政府部門及私營企業樹立良好榜樣。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舉辦至今已有十一年,旨在表揚企業、機構及政府部門在推行環境管理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衡量企業、機構和政府部門在這方面的承諾和表現。「香港環境卓越大獎」由環境運動委員會,聯同環境保護署與本港九個主要商會及專業團體合辦,評審過程嚴謹而全面,被譽為本港極具公信力的環保獎項。

屋宇署—環保建築 多管齊下

不論是在商業區或住宅區,建築物和可持續發展的居住環境都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推廣樓宇安全和執行各項與私人樓宇有關的安全及環境標準外,屋宇署亦致力提升樓宇的能源效益,並鼓勵業界採用可持續的建築設計。為此,屋宇署實施一系列措施,例如規定私人樓宇須符合《可持續建築設計指引》中有關樓宇間距、樓宇後移及綠化上蓋面積的要求和《2014年住宅樓宇能源效益設計和建造規定指引》的規定(如適用),作為就環保及適意設施獲得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先決條件。商業建築物或旅館外牆和屋頂亦必須根據合適的總熱傳送值設計和建造,以減少建築物外殼的傳熱量,從而節省耗電量(特別是空調)。此外,為進一步推廣建築物的環境評估工作,綠建環評已列為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先決條件之一。

 

大館是歷史建築活化再用的好例子。
大館是歷史建築活化再用的好例子。

 

為推動業界減少建築和拆卸廢料,屋宇署積極向持份者推廣環保建築方法,例如在建築工程中使用預製混凝土,減少浪費混凝土及相關的碳足跡。為促進活化再用歷史建築,屋宇署成立了文物建築專責小組,就歷史建築的活化再用、改動或加建工程提供技術支援和呈交圖則前的查詢服務,以利便相關圖則的審批工作。屋宇署亦出版了實用手冊,與其他持份者分享活化項目的成功經驗。

此外,屋宇署研發了電子表格提交系統,讓公眾在網上提交各項申請,以推動無紙運作模式。為進一步節省紙張,該署採用「百樓圖網」系統,讓公眾在網上瀏覽樓宇記錄。

民航處—嶄新科技 緩減影響

鑑於香港境內每日的航空交通頻繁,民航處一向關注飛機噪音對社區的影響,並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指引,推行一系列緩減飛機噪音的措施,包括採用消減噪音的運作程序,例如安排航機在夜間時段盡量使用海面上空的航道,避免飛越人口密集的區域,又應用衞星導航科技,令配備適當儀器的飛機更準確地沿指定航道飛行,從而縮減飛機噪音的影響範圍。民航處亦已安裝飛機噪音及航迹監察系統,密切監察不同飛機噪音消減措施的推行情況和成效,以及不同區域的噪音水平。

自民航處總部的航空情報管理中心啓用後,新的航空情報管理系統亦開始投入運作,取代了傳統以紙本進行的資訊管理工作。傳統系統須以人手在圖紙上標示影響飛行運作的區域,且須不斷使用紙張製作草圖。新系統設有圖像報表工具,操作人員在輸入相關區域的地理坐標後,系統便能即時在屏幕上顯示圖表,並透過電郵迅速傳送航圖。新系統不但可提升資料傳送的準確度、效率及質素,更能大幅減少用紙量。

 

透過戶外噪音監察站量度不同地區的噪音水平。
透過戶外噪音監察站量度不同地區的噪音水平。

 

民航處又主動引入電子飛行進程單系統,以期在日常運作中節省用紙。在新航空交通管理系統全面投入運作後,航空交通管制塔和航空交通管制中心已無須再使用傳統飛行進程紙條。按目前航空交通管制中心處理的航空交通量估計,每年可節省超過三百萬張紙條,大約相當於二十七萬張A4紙。

香港天文台—公眾教育 加強意識

讓公眾明白氣候變化對市民生活帶來的影響,至關重要。香港天文台(天文台)除了負責監察和預測天氣,並發出與天氣有關的災害警告外,亦積極參與有關氣候變化的國際交流、協作和科研,以及就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向公眾和政府部門提供意見,藉此協助相關持份者制訂減緩、適應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及措施。

 

天文台的Facebook專頁。
天文台的Facebook專頁。
   
天文台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發布新書—《氣候變化與香港生物多樣性》。
天文台及漁農自然護理署發布新書—《氣候變化與香港生物多樣性》。

 

除了舉辦專題展覽及學校和公眾講座外,天文台近年亦積極發展社交媒體平台,包括Facebook及Instagram,向公眾傳遞有關氣象及氣候變化的重要資訊,喚起市民對相關課題的關注。天文台的Facebook專頁尤其受市民歡迎,至今已累積超過十六萬名追隨者。此外,天文台一直與不同政府部門積極合作,推動相關教育工作。天文台最近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編新書《氣候變化與香港生物多樣性》,透過相片讓讀者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藉此提醒市民支持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日常運作方面,天文台亦竭力減低碳排放,包括不斷在總部及監測站增設可再生能源裝置(例如太陽能光伏板及風力渦輪機),以及不時檢視和優化辦公室設備,從而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益和減少有關設備對環境的影響。天文台亦致力加強總部內的樹林管理工作,定期安排專職從業員進行檢查,確保樹木健康和提升生物多樣性。

 

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自動氣象站。
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自動氣象站。

 

T▪PARK [源▪區] 結合多項先進技術,包括污泥焚化、發電、海水化淡及污水處理。
T▪PARK [源▪區] 結合多項先進技術,包括污泥焚化、發電、海水化淡及污水處理。

 

環境保護署T▪PARK[源▪區]—
先進技術 轉廢為能

位於屯門曾咀的T▪PARK[源▪區](下稱[源▪區])是一所集多項先進技術(包括污泥焚化、發電、海水化淡及污水處理)於一身的污泥處理設施。[源▪區]採用證實可靠的流化牀焚化技術,處理來自香港各個主要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經焚化後,運往堆填區的廢物體積能減少多達九成。

[源▪區]無需外來供應用水和電力。焚化過程中產生的熱能會被回收轉化為電力,足以滿足整座設施的電力需求,而剩餘電力亦會輸出至公共電網。部分被回收的熱能亦會用來加熱[源▪區]內供市民免費使用的水療池,向市民展示「轉廢為能」的好處。

[源▪區]內採用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除設有海水化淡廠以提供飲用水和設施用水外,又收集雨水作非飲用用途。此外,[源▪區]亦會收集在日常運作中產生的污水並加以適當處理,而經處理的污水稍後會作灌溉、沖厠和清潔之用,以達到「零污水排放」的目標。憑藉超卓的綠化建築設計,[源▪區]獲得綠建環評新建建築(1.1版本)的暫定鉑金級認證。

[源▪區]不僅是一所污泥處理設施,在公眾教育方面亦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讓市民明白可持續發展對香港何其重要。自[源▪區]於二零一六年開幕以來,到訪人次超過二十四萬五千。訪客除參觀外,更可參加工作坊,認識「轉廢為材」及「升級再造」的好處。另外,[源▪區]內的T▪CAFE[源▪茶]為訪客提供不同的素食及食物分量選擇,藉此推廣惜食減廢的概念。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

參與競逐「香港環境卓越大獎」的政府部門,除有機會獲獎和向公眾展示其在環境管理上的卓越成就外,更可在評審過程中獲技術顧問免費提供專業意見,有助進一步檢視並提升其環保措施的成效。政府部門亦可參與競逐「香港綠色創新大獎」,此獎項旨在鼓勵機構以嶄新可行的環保方案應對環境問題。如欲得知「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和「香港綠色創新大獎」的獲獎名單或了解有關計劃的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www.hkaee.gov.hk

 

訪客參加以「轉廢為材」及「升級再造」為題的工作坊,認識減廢生活。
訪客參加以「轉廢為材」及「升級再造」為題的工作坊,認識減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