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桥毕业 来港工作
由于父亲是军人的关係,苏先生童年四海为家,俨如遊牧民族,直至考进英国剑桥大学修读中古史,方才安顿下来。苏先生怎么会来港工作呢?一切可说是因缘际会。他记得那是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某个寒冷的黄昏,正下着雨。他沿着小径往下走,经过古典系教学大楼,瞥见门内灯火通明,门上的海报在宣传一个有关香港政府就业机会的讲座。他忆述:「 我父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到香港一遊,这个地方一直为他们津津乐道,引起了我的兴趣。」他说:「儘管我不否认我走进去主要是为了避雨和避寒,室内终究暖和一点,不是吗?」
那次与香港不期而遇之后,到了一九八零年,苏先生前往伦敦,参加香港公务员招聘面试。最初他获告知不被录取,但没多久,他收到通知获得聘用,条件是他可以立即起程赴任。苏先生忆述:「我忙不迭说:『可以!』,就这样一往无前了。」
|
二零一七年,苏先生(右)出席电台听众来电节目,回应市民提问,畅谈公共服务的价值。 |
走马上任 功在社会
苏先生在一九八零年抵港,正式加入政府政务职系,首项差事是全职修读为期四个月的广东话培训课程。之后,他获派往当时的新界市政署北区办事处,在那裏工作了十八个月,然后再调至前社会服务科,负责劳工和工业安全的立法事宜,以及与《公众假期条例》相关的工作。他解释:「当时《僱傭条例》订明的法定假日数目较公众假期少,意味着蓝领工人保证享有的假期福利远逊他人。政府遂全面检讨与公众假期有关的法例,我认为这项工作很有意思。」那时立法程序相对较快,苏先生及他的同事可在短时间内拟订有关法例,提交立法局议决。
仕途精彩 挑战频仍
苏先生回想他在政府这些年来最难忘的几段经历,谈到在前总督府工作,服务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先生。他说:「一九九二年,我任职离岛政务专员,当时总督造访离岛区,由我负责接呆他。数月后,他邀请我担任他的副私人秘书。」
|
苏先生在担任效率促进组专员时,介绍创新的公共服务思维和计划。 |
|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先生(右六)与苏先生(左六)及效率促进组高层人员会面。 |
由那刻开始,苏先生逐渐改变对香港的看法。他解释:「香港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但以前我对这个城市并无太大的归属感,直至我参与香港回归中国的筹备工作,见证了由殖民地体制过渡至『一国两制』的种种变迁,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想留在香港,便决定留下来。」
作为效率促进组前专员,苏先生须面对这个职位特有的挑战。他阐释:「一九九七年之后,香港遇到了一些独特的挑战。数码科技日趋普及,政府必须与时并进,通过创新手法推动公共服务改革,确保服务持续适切有效,以满足不断转变的社会需求。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的内部管理职能,从而提高公营界别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素,同时必须秉持服务社羣的精神。」
|
二零一七年,苏先生(左)出席任内最后一次「公营部门改革研讨会」。 |
|
|
|
|
竭诚服务 获益良多
被问及在其公职生涯中,哪个部门或决策局是他的「最爱」,苏先生说:「我在每个职位的日子都过得很愉快,每次调任新岗位,我都会全力以赴。我的理念是『我要怎样做才能帮到别人?』。这样,你所做的每件事,就能惠己惠人。」
苏先生特别提到,他在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零零一年五月出任副规划环境地政司(环境)一职,那是一个真的教他尽展所长,让他蜕变成长的职位。他解释:「出任此职位,让我深入探索政府为全港市民创造更美好环境所担当的角色,真的费尽思量。我的工作着重实事求是,逐步把愿景付诸实行。过程中,我需要与不同的人合作,而他们各有所需。要知道说理不一定管用,为争取他们的支持,这时便要动之以情,引起共鸣。此举有其作用,不容忽视。我在这个岗位的历练,使我从此在思想和处事方面,都能够情理兼备。」
谈及优秀公务员的必备条件,苏先生表示:「要公尔忘私,即以他人为先。我们活在社会,不是离羣独居。我学会了处事不可流于因循,要不断探索、敏于观察和聆听他人意见。」
身为公务员队伍中最后一位外籍政务主任,苏先生荣休,为外籍政务主任团队服务香港一百五十五年的历史画上句号。对此身分,苏先生视作等閒。他说:「我有幸成为最后一位外籍政务主任,只是生得逢时,仅此而已。」
|
二零一五年,苏先生(中)参加「全城街马」,跑入中环的大街小巷。 |
新生启航 退而不休
谈到退休,苏先生毫不讳言,他实在不太喜欢「退休」这个字眼及其种种联想。他认为自己没有真的退休,生活没有停下来,只是进入人生另一个新阶段。他对退休一说颇不以为然:「我的生活仍然继续,只是方式有变而已。我现在仍积极参与很多不同事项!」
|
二零一七年,苏先生(右)与女儿同遊日本,在火车旁留影。 |
苏先生在二零一七年退休之后,有更多时间让他重投学术研究的领域。他醉心研究历史,也希望凭藉他在政府的工作经验,从中得到启发,了解机构如何在历史关键时刻,藉创造、管理和运用知识,制订政策,左右大局。
对苏先生来说,香港和英国都是他的家,现时每年在两地各留大概半年。他坦言:「当人年事渐长,不得不好好想想自己对子女和父母应尽的责任。英国和香港都有我的家人,我便以这两地为家,平均分配我的时间。」
香港作为他其中一个家,苏先生明显仍心繫这城。他说:「我与昔日社会创新项目的合作伙伴仍保持联繫,希望能出一分力,从多方面完善香港的社会制度。社交媒体时而严重扭曲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我一直与不同人士保持沟通,看看我们可如何应对,并一直想方设法,为持不同意见人士开拓更多对话的空间。」
下一步该怎样走?我们处身二十一世纪,各地政府和市民却沿用十九世纪通行的方法,应对环境危机的种种複杂问题,以及由教育、医疗革新,特别是互联网所造就行为、思想和人际关係方面的转变,苏先生对此十分关注。
寄语公僕 放眼明天
苏先生寄语所有行将退休的公僕:「别留恋过去,想想将来要走的路。计划做的事,岂能尽如人意,但做人总要有计划,让你按心中所想一步步付诸实行,即使有变,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行。还有紧记多与亲人相聚,多与朋友联谊,继续广结新知。」
最后,苏先生给大家一点忠告:「与其絮絮不休话当年,不如与身边人同心同行,这样便可活得如意称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