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策辦公室
本屆比賽分為兩個階段,首階段於去年六月展開,創新實驗室舉辦了一系列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工作坊、研討會及專題技術論壇,並邀請各部門同事組成隊伍,就應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服務提交創新方案建議書。比賽破紀錄收到來自二十二個政府部門的同事提交七十一份建議書,並由遴選委員會從中甄選出最後十強方案進入第二階段比賽。創新實驗室為十強方案與業界(包括本地初創企業)的技術方案進行配對,並安排概念驗證以測試入圍方案的可行性。經過為期六個月的概念驗證,十強隊伍於三月十五日總決賽向由創科界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介紹項目概念、概念驗證的過程、展示成果和回答評審委員的提問。委員會最後選出大獎、二獎、三獎及七名優異獎。
頒獎典禮邀得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他讚揚參賽隊伍提交的優質方案均充分結合部門需求和創新意念,而過去六個月各方案進行的概念驗證不但讓本地創科業界參與其中,同時亦提升了政府內部的創科氛圍。
數字辦及政府統計處同事提出利用機器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手語口語雙向翻譯工具,將香港手語(包括動作及面部表情)實時翻譯成口語,亦可將口語語句生成手語,希望可以改善聾人與外界的溝通,讓他們可以用母語獲取資訊。
環境保護署同事設計出人工智能機械狗,可推測空氣污染的源頭及活動,並自主追蹤空氣污染源頭,加快調查進度,亦可代替調查人員進入不安全的區域或密閉空間進行調查,進一步保障他們的職業安全。
機電工程署同事提出開發人工智能工具,將建築信息模擬(BIM)、建築信息模擬及資產管理(BIM-AM),以及綜合樓宇管理系統(iBMS)的元數據,自動轉換為語義知識圖譜,以增加工程整體生產力,同時利便該署研發「數碼分身」,使政府更有效地進行城市規劃。
建築署同事整合先進的傳感器、無人機和人工智能技術,協助人員檢測從老化建築物剝落的混凝土,以盡早通知相關部門進行維修,預防危險事故發生。
機電工程署同事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視頻分析和數據融合等技術,協助探測和估算水上活動中心區域的天氣狀況,當預測到惡劣或突發的狂風暴雨來臨,系統便會發出警報。另外,當偵測到有進行水上活動人士揮手求救,系統更會向救生員發出警報。
香港警務處同事提出在基礎訓練中運用「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技術,讓學警可以與人工智能的虛擬化身進行對話,練習盤問及口頭警誡技巧。
香港警務處同事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及影像分析等技術,協助控制和協調網絡攝錄機進行海面掃描,並實時分析影像,以偵測海上遇險人士,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屋宇署及機電工程署同事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影像分析和遙距測量等技術,辨認招牌的結構並自動計算招牌的尺寸,協助快速偵測整個招牌連支架部分,改善對危險招牌的執法效率,保障公眾安全。
土木工程拓展署同事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和光學雷達等技術,在沒有GPS訊號、並且狹窄且光線不足的隧道環境內,為進行工作的移動機械人提供實時定位數據,讓機械人更準確判斷在隧道發現的缺損位置,提高隧道檢測效率。
環境保護署同事提出利用人工智能、圖像分析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開發一套海岸清潔監察系統,協助政府監察和應對海上垃圾在香港海岸積聚的情況。系統能實時識別海岸上的垃圾種類及數量,有效地評估海岸的清潔情況,並在有需要時自動向相關部門發出警報。
各得獎方案已於四月創科界年度盛事「InnoEX 2024香港國際創科展」的「智慧香港展館」中展出,並獲得參觀人士和媒體好評。數字辦感謝各參賽隊伍提交的優質方案,示例說明利用人工智能可加強公共服務,提升整體服務水平,以及促進智慧政府發展。有關得獎方案的詳細內容,請瀏覽: https://www1.smartlab.gov.hk/tc/competition/result.html#fb_post
部分獲獎方案現計劃在相關政府部門作試點應用。創新實驗室會繼續推動政府部門應用各獲獎方案,從而提升公共服務的質素及效率。
創新實驗室於二零一九年成立,是創科業界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平台,以協助政府部門運用業界的創科方案制定創新措施,提升公共服務的質素和效率。創新實驗室亦會協助部門開拓更多智慧方案,各部門同事歡迎與我們聯絡,一起探索和啟迪新思維,為公共服務注入新動力,促進智慧政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