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中途島上遍地野花,毛茸茸的信天翁幼鳥獨自呆在鳥巢裏,望眼欲穿,等着父母餵哺。在藍天碧海間,出現大羣飛鳥翱翔的身影,那是從遠處覓食歸來的信天翁父母。草地上大大小小的信天翁興奮地發出此起彼落的叫聲。一隻身形較瘦小的信天翁寶寶也不甘示弱,引頸高鳴,媽媽連忙滑翔至孩子身邊,把食物反芻出來,信天翁寶寶急不及待咽了下去……
中途島位處太平洋中心,是世上距離大陸最遙遠的海島之一,也是全球超過七成信天翁的家園。每年秋天,上百萬隻成年信天翁回到這裏求偶、築巢,生兒育女。島上杳無人煙,也沒有海鳥天敵,理應是信天翁的天堂。可是,美國攝影師喬丹在二零零九年九月首次踏足中途島時,卻看到怵目驚心、地獄一般的景象:沙灘上滿布垃圾,地上到處是腐爛了的信天翁幼鳥屍體。剖開一看,裏面全是未分解的塑膠垃圾:瓶蓋、膠珠、牙刷、打火機、魚形醬油瓶、各式各樣的塑膠碎片……這些,就是信天翁飛行數千里,歷盡千辛萬苦為孩子帶回來的“食物”。可憐幼鳥無法消化這些“塑食”,不少噎死、餓死,或是被鋒利的塑膠碎片穿腸破肚而亡。無數幼鳥還未來得及展翅飛翔,就這樣悲慘地離開這個世界。
海鳥並非唯一受害生物。菲律賓科學家在一條幼鯨胃內發現四十公斤塑膠垃圾;英國一隻海豹被塑膠環圈勒斃;台灣一隻海龜因營養失衡而亡,腸道竟塞滿三十四片塑膠碎片。海洋生物的悲歌,近年不絕於耳。孕育萬物的海洋已是千瘡百孔,無數海洋生物正被塑膠殺害。這些動物世世代代以海為家,怎料遼闊的海洋已淪為地球上最大的垃圾場。世界經濟論壇警告,到了二零五零年,海洋裏的塑膠垃圾將比全部的魚加起來還要重。
喪鐘早為海洋生物而敲響,人類能夠倖免於難嗎?隨着時間流逝,海面上漂浮的塑膠垃圾在陽光和海浪催化下,分解成微小碎片。這些塑膠微粒不易清理,並會如海綿般吸收化學物質,又容易附在浮游生物上;當小魚吃下浮游生物,大魚再吃小魚,塑膠微粒亦會隨之進入食物鏈,最終成為我們的盤中飧、腹中食。
塑膠廢物氾濫成災,人人難辭其咎。大家想一想今天扔掉了多少塑膠用品?膠袋、水瓶、吸管、熱飲攪棒、外賣餐盒……別以為扔到垃圾桶便一了百了。塑膠無法被大自然完全分解,只會隨着時間分裂得愈來愈小,變成肉眼看不見的微塑膠。當我們以至下一代都歸於塵土之時,以前丟棄的塑膠仍遺留在地球某個角落。長此以往,地球變成無人居住的巨型垃圾堆,恐非科幻電影橋段。我們以為不值一文的塑膠用品,實際上代價高昂,只不過為我們結帳的是子孫後代。
解鈴還需繫鈴人。塑膠引起的生態災難,只能靠我們自己解決。棄用塑料吸管、少用或重用膠袋、自備水瓶和食物盒等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為了遠方的信天翁、海龜、鯨魚,為了這顆美麗的星球,也為了我們自己,你願意多花一點心思,忍受一點不便嗎?
蝴蝶把翅膀輕輕一扇,輾轉千里之外就刮起了龍捲風。地球最終走向荒蕪還是繁榮之路,就取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個小小的選擇。為了一時便利而遺禍萬年,還是力行“減塑”,功在千秋?地球的未來,就在你我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