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體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文讯 Word Power
书海拾贝
失去影子的人

        夜深了,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街上踽踽独行,昏黄的街灯在他身后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在万籁寂寥中,他至少还有影子作伴。可是,万一连影子也悄然而别,那会怎样?以下三部文学作品,讲述的正是人失去影子后的遭遇。

《失去影子的人:彼得 • 施雷米尔的奇幻故事》 (1813)

        “请容许我以取之不尽的财富,交换你的影子。”

        似乎无所不能的神秘灰衣人向施雷米尔提出了这样的交易。所谓影子,不就是和头发一样,就算放弃了也无所谓的东西吗?施雷米尔想必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接受了这宗交易。他得到一个常满钱包,里面的金币用之不竭,代价是永远失去自己的影子。

        没想到,施雷米尔一走出大街,就立即后悔了。街上的行人发现他没有影子,有的好意提醒他,有的冷言嘲讽,有的向他投掷粪土。施雷米尔虽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却从此惶惶不可终日。他昼伏夜出,谨小慎微,最终仍然被揭穿没有影子的事实,结果被恶仆抢走了一切,连心爱的姑娘也舍他而去。施雷米尔虽然与魔鬼做了交易,但没有为非作歹,而且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只因为没有影子,便被世人视作异类,惨遭唾弃。

        《失去影子的人》一书被誉为德国文学史上最迷人的作品之一。作者夏米索是法国贵族,法国大革命期间举家逃亡到普鲁士,十五岁才学会德文。他撰写这部自传式奇幻小说时,普鲁士正与法国交战。这位生在法国却寄寓普鲁士的作家,或许欲藉施雷米尔的悲惨遭遇,一抒“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疏离郁结吧。书中施雷米尔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所有人都没有影子,“处处是鲜花和歌声、爱意与欢乐”。可是,这个梦中世界与现实有什么分别呢?最理想的世界,其实是不论有没有影子,人人都能融洽共处。

        施雷米尔的影子与本体分离后,混得不怎么样,只是被灰衣人卷起,作为引诱施雷米尔出卖灵魂的筹码。同样是影子,安徒生笔下一个角色,才是影子界的“人生胜利组”。

《影子》(1847)

        一位北国学者前往热带国度旅行时,出于一时好奇,竟让影子偷窥对面一户神秘人家,结果影子一去不返。多年后,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来访,竟然就是学者当年的影子。影子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在对面诗神的起居室里变成了人类,如何凭着掌握别人最丑陋的阴私,飞黄腾达、名利双收。

        许多年又过去了,学者宣扬的真善美学说不受欢迎,郁郁不得志,而影子却混得风生水起。影子建议一起去旅行,由它负担旅费,条件是由学者当它的影子。他俩在温泉遇到一位美丽的公主。影子巧舌如簧,利用了学者的学识,令公主误以为它是见识广博的智者而为之倾慕,最后更和它订下婚约。

        根据童话中邪不胜正的定律,接下来应该由主角揭穿反派真面目:

        “我的影子、彻底发疯了!它自认为人,而把我──它竟把我当作它的影子!”

        想不到作出上述控诉的,竟是影子。最后与公主举行盛大婚礼,并在阳台上接受人民欢呼的,也是影子。学者呢?“学者他什么都没有听见,因为他已经被处决了。”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安徒生笔下的影子,既傲慢狡诈,又阴险毒辣,可它的主人却为世上的真善美著书立说。这个安排是出于偶然吗?安徒生或许想提醒我们,真善美的另一面可能存有黑暗、邪恶、欲望……学者未能接受自己也有阴暗面,更遑论将之驾御,最终走向虚无与毁灭。反观施雷米尔,他虽然受魔鬼诱惑,出售了影子,但他拒绝以灵魂换回影子的提议,毅然把常满钱包抛下深渊,并接纳了自己没有影子的“缺陷”,结果在大自然中找到慰藉,灵魂最终得到救赎。

        读完施雷米尔和学者的故事,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没有影子的施雷米尔被社会拒诸门外。学说不为人接纳的学者日渐枯槁,被人们揶揄:“您真像个影子似的”。相反,获举世景仰、称颂与赞美的影子却长出血肉来,“看起来像是个高贵的绅士”。有多少人能不受社会主流意见影响,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学者的影子虽然是赢家,但在解答公主的难题时,还得借助学者的智慧过关。村上春树《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里主人翁的影子,可是比本体还要聪明呢!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1994)

        故事由“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两条叙事线交织而成,而影子的戏份集中在世界末日这条线。

        在世界末日中,“我”不知怎的来到一个叫“街”的地方,那里被城墙围绕,出入口由门房看守,街里住着独角兽。但凡进入街的人,都被剥离了影子,甚至丧失了记忆。影子离开了人,不能久活;当影子死去,人就会彻底失去自己的心。

        影子比主人更早洞悉街的本质;它拟定了逃亡计划,一方面指示主人绘制街的地图,一方面扮虚弱骗过门房。可是,到了最后一刻,主人却放弃与影子逃走,而选择留在街这个地方。

        有人说,失忆等于死亡。心脏仍在跳动,但那些快乐、苦涩、痛苦的记忆全部消失,所有爱慕、讨厌、嫉妒的人一一遗忘。你展开了新的人生,认识了新的朋友,走上了新的道路,拥有了新的记忆。可是,这样的你,还是从前的那一个你吗?影子既是记忆,也是欲望。街的居民失去了影子,便丢弃了记忆和欲望。因此,这里没有憎恨、没有烦恼、没有竞争、没有伤害,似乎是理想中的桃花源,连主人也开始怀疑真实的世界是否值得回去。睿智的影子却毫不留情地戳破这个完美世界的虚幻,它说:“所谓完美性在这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有幻灭、有悲哀,才能够产生喜悦乐趣。没有绝望的至福是不存在的……没有心的人只不过是会走路的幻影而已。”

        《失去影子的人》、《影子》和《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告诉我们:光明与黑暗共舞,痛苦与快乐并存。除了这具皮囊和人格,我们还背负着社会赋予我们的各种无形标签。我们有自私的念头、不能启齿的欲望,也有记忆和心。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影子。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说:“人生之幸,莫过于成为真正的自己。”无论是好是坏,只有正视并拥抱这样的自己,才有可能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