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體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文讯 Word Power
语林
谜格举隅

中秋佳节刚刚过去,大家游逛彩灯会时,有否发现一些灯谜除谜目外,还加上“粉底格”、“谐音格”等提示?这些写在谜目后面的谜格究竟有何作用?

清末谜圣张起南的著作《橐园春灯话》把谜格的由来解释得十分清楚:“其平正通达,可为谜料者,大都被前人攫去,不得不以人力补天工,庶几另辟一新世界。是格者,不得已而用之者也。”谜语的最高境界是浑然天成,谜面谜底丝丝相扣。可是,谜语相传千年,可作谜材者几近枯竭。后人为广开谜路,只好在读音、字序、字形方面动脑筋,使谜底紧扣谜面。此所谓“格为谜用,格助谜活”。谜格虽然名目林立,却非杂乱无章,可以分门别类,以下是一些常见谜格:

(一)谐音变义

谐音格:又称梨花格,源出唐代诗人岑参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满目雪白梨花,形容谜底全为谐声白字(别字)。以下例子来自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二零一八年举办的元宵节彩灯会:

拗横折曲无处直(本港地名一╱谐音格)
谜底:荃湾(全弯)

围棋格:谜底字数为偶数,至少四字,前半截谐读,后半截正读,反之亦可。格名源于谐读部分与正读部分壁垒分明,有如围棋黑子白子一般,例如:

拳王之父(上市公司一╱围棋格)
谜底:阿里巴巴(爸爸)

粉面格、素心格、粉底格:谜底字数不限,但必有一字读作谐声。格名暗示了谐音字的位置:

粉面格
谜底至少两字,首字谐音。例如:
谜面:红日西坠 (河南地名一/粉面格)
谜底:洛阳,洛字谐音为降落的落。

素心格
谜底至少三字,必须为奇数,中间一字谐音。例如:
谜面:幼稚园 (戏曲剧目一/素心格)
谜底:群英会,英字谐音为婴儿的婴。

粉底格
谜底至少两字,末字谐音。例如:
谜面:秋鸿展翅 (国名一/粉底格)
谜底:南非,非字谐音为飞机的飞。
粉面格
谜底至少两字,首字谐音。例如:
谜面:红日西坠 (河南地名一/粉面格)
谜底:洛阳,洛字谐音为降落的落。

素心格
谜底至少三字,必须为奇数,中间一字谐音。例如:
谜面:幼稚园 (戏曲剧目一/素心格)
谜底:群英会,英字谐音为婴儿的婴。

粉底格
谜底至少两字,末字谐音。例如:
谜面:秋鸿展翅 (国名一/粉底格)
谜底:南非,非字谐音为飞机的飞。

(二)倒转字序

秋千格:谜底为两字,顺读或倒读皆成理,有如秋千前后摆荡。不过,谜底必须倒读,才与谜面相扣,例如:

今天(国名一╱秋千格)
谜底:日本

卷帘格:格名出自诗句“倒卷珠帘上玉钩”,寓意谜底要从尾读起,犹如珠帘由下而上卷起。此格与秋千格相似,但谜底多为三字,例如:

免贺礼(庆祝日一╱卷帘格)
谜底:情人节

(三)拆字连读

虾须格、燕尾格、蝇头格、蜓尾格:谜底至少两字,首字或尾字为合体字,该字须分拆成两个字,与谜底的其他字连读,才扣合谜面。格名以动物形貌比拟合体字的结构与位置:

虾须格
首字左右拆开。例如:
谜面:哑巴姑娘(四字成语一/虾须格)
谜底:妙不可言。妙字拆为少女,妙不可言便可解读为少女不可言。

燕尾格
尾字左右拆开。例如:
谜面:雨为何物(穴位一/燕尾格)
谜底:天池。池字拆为水也,天池便可解读为天水也。 蝇头格
首字上下拆开。例如:
谜面:二人拍戏(生物学名词一/蝇头格)
谜底:天演。天字拆为二人,天演便可解读为二人演。

蜓尾格
尾字上下拆开。例如:
男儿守边疆 (德国城市一/蜓尾格)
谜底:汉堡。堡字拆为保土,汉堡便可解读为男儿保土。

有人认为谜格构思灵巧,能为灯谜另辟新,倍添趣味;有人则视之为牵强附会,令谜题失却本真。其实灯谜的雅俗巧拙,关键并非在于是否使用谜格,而在于有没有触类旁通的奇思妙想。张起南曾言:“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间一名一物,无所不包。”也许以小见大,让猜谜者探赜钩深,正是谜语趣味所在,也是这种文字游戏最迷人之处。



以下灯谜妙用谜格,连张起南也为之赞叹不已,你能猜得出吗?
万国衣冠拜冕旒(猜一字╱卷帘格)
(谜底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