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務 員 通 訊 二 零 二 四 年 十 二 月 第 一 百 一 十 八 期
本港人口的碘狀況

衞生署

有關市民攝取碘質的聯合建議海報
有關市民攝取碘質的聯合建議海報。

碘質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用來製造甲狀腺激素,以支持生長和發育。持續攝取不足碘質,會對不同年齡層人士的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包括甲狀腺功能不足、身體發育遲緩、精神機能受損,以及其他影響,統稱為碘缺乏病。

一般人口的碘狀況

衞生署於二零二零至二二年度進行了第三次人口健康調查,針對香港十五歲或以上的陸上非住院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和訪港旅客)進行調查,以收集人口健康資料,當中包括評估家庭中使用加碘食鹽、食用碘質豐富食物(包括藻類(紫菜)和即食藻類(紫菜))、服用含碘補充劑的情況,並通過化驗尿液樣本進行尿碘濃度(微克╱升)測試,以評估人口的碘狀況。

調查發現,本港十五至八十四歲人士的尿碘濃度中位數為九十一點三微克/升。當中,女性的尿碘濃度中位數(八十八點一微克/升)低於男性(九十三點七微克/升)。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流行病學標準,尿碘濃度中位數一百至一百九十九微克/升屬於碘攝取量「足夠」。就本港情況而言,三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屬於碘攝取量「不足」和「輕度缺碘」(三十五至五十四歲及五十五至八十四歲人士的尿碘濃度中位數分別為九十二點七及七十九點八微克/升),而十五至三十四歲人士的碘攝取量則達「足夠」標準(尿碘濃度中位數為一百零七點五微克/升)。

加碘食鹽和碘質豐富的食物是維持足夠碘營養的來源,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一的受訪者在家中使用加碘食鹽,而每周至少食用一次藻類(紫菜)的受訪者亦只有百分之八點七。

健康易受影響的目標羣組

衞生署在二零一九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覆蓋全港的碘質水平調查,評估了三組健康易受影響羣組的碘狀況,包括香港學齡兒童、懷孕及哺乳的婦女。調查顯示,學齡兒童的碘攝取量屬於「足夠」,而懷孕和哺乳婦女的碘攝取量均屬於「不足」(有服用含碘補充劑及平均每天碘攝取量等於或超過一百五十微克的懷孕婦女除外)。

通過膳食滿足對碘的需求和預防碘缺乏

衞生署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成立預防碘缺乏病工作小組,由來自醫院管理局、香港社會醫學學院、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香港婦產科學院、香港兒科醫學院,以及香港內科醫學院的代表組成。該小組檢視了二零二零至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的主要結果和最新科學證據,建議市民增加碘攝取量以維持足夠的碘營養,包括選吃碘質豐富的食物、使用加碘的食鹽,並建議懷孕和哺乳婦女每天服用含最少一百五十微克碘的補充劑。詳情請參閱「有關市民攝取碘質的聯合建議」。如欲獲取更多相關資訊,請瀏覽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網頁(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37474.html)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網頁


如何維持足夠的碘營養?

1.選吃碘質豐富的食物
  • 食用碘質豐富的食物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碘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紫菜、海帶、海產、海魚、雞蛋、牛奶及奶製品等
  • 選吃碘質豐富的零食時,避免高鹽或高脂肪的零食

2.使用加碘的食鹽
  • 以加碘食鹽代替一般食鹽,並確保每天食鹽的總攝入量少於5克(1茶匙)以降低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 由於加碘食鹽內的碘質可能會受濕氣、高溫及陽光影響,加碘食鹽應儲存於密封的有色容器內及於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
  • 為減低碘質在烹調過程中流失,尤其經長時間烹煮和壓力鍋烹煮導致流失,應盡量在上菜時才把加碘食鹽加入菜餚中
  • 有甲狀腺問題的人士應就使用加碘食鹽諮詢醫學建議
3.給懷孕及哺乳婦女的額外建議
  • 每天服用含最少150微克碘的補充劑
  • 如有疑問,應諮詢醫學建議
  • 患病或有甲狀腺問題的人士應諮詢醫護人員,並按指引服用補充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