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简体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亞洲國際都會
文訊 Word Power
游藝
當文武生遇上機械人

隆冬時節,夜風催人歸,街上冷冷清清,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茶館劇場卻熱鬧非常。台上正在上演茶館新星劇團的創新粵劇《開心穿粵》,故事講述一個年輕音樂家在祖屋居家隔離期間穿越時空,藉此以戲中戲的形式呈現折子戲、南音、古腔粵曲和牌子曲等傳統曲藝。

一輪載歌載舞、中西樂合奏後,終於到了重頭戲之一:折子戲《穆桂英大破洪州》之〈釋嫌〉。飾演楊宗保的譚穎倫腰繫紫色脾裙,腳踏高靴,在鑼鼓聲中上台。這位九十後文武生唱做俱佳,把楊宗保受軍法後氣憤難平的心情演得絲絲入扣。

別看譚穎倫年紀輕輕,原來已在行內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他兩歲時跟爺爺去看粵劇,愛上花旦華麗奪目的頭飾和戲服,三歲開始踏台板,矢志成為男旦。同學花錢買球鞋,他打工儲錢買戲服;同學聽流行曲,他聽粵曲;同學放學後打球,他趕去演神功戲。通往夢想的道路障礙重重:青春期變聲,無法再唱旦角;課餘時間傾力演出,卻難以兼顧學業……少年儘管步履蹣跚,但從未停下腳步,終於在中學畢業後成為全職粵劇演員。

譚穎倫所屬的茶館新星劇團,演員都是和他年紀相若的梨園新秀。台下,他們說着潮語,一起笑鬧;台上,他們化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販夫走卒,演繹古人的愛恨嗔痴。戲行有句老話“唔窮唔學戲”。從前加入戲班可能只為餬口,到了今天,填飽肚子有千百種營生,這些年輕人卻選擇走上粵劇這條艱辛的路,皆因對這門藝術一往情深,願意為之拼搏,哪怕賭上自己的未來。為夢想而奮鬥,無論結果如何,人生都會閃閃發光。

粵劇不同行當都講求扎實的基本功,一招一式、一字一句、一腔一調都很講究,但很多知識和技巧,由“手眼身步法”到“唱做唸打”,全靠師傅與徒弟口耳相傳。現今傳統師徒制式微,年輕人想入行,多選擇八和粵劇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或其他機構舉辦的粵劇課程。老一輩梨園中人肩負承先啓後的重任,雖無師徒之名,仍樂意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寄望後輩成為粵劇的頂梁柱,把自己一手絕活傳下去。就像茶館新星劇團藝術策劃兼導演羅家英所言:“發掘有潛質的年輕人,把我的本事教給他們;他們成長起來再教其他人,一代傳一代。”粵劇得以薪火相傳數百年,憑藉的大概就是一代代伶人這份刻在骨子裏的使命感吧!

演出來到中段,一束燈光投射到劇場二樓,只見羅家英身穿清朝服飾,扮演主角的曾祖父講解粵劇知識。細看之下,這個羅家英好像與往常有點不同。原來這是利用立體打印技術依照他的表情、聲線和動作製作的機械人。機械人粉墨登場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鍾珍珍的主意。她在美國修讀燈光設計,擅以舞台效果營造氣氛。在她策劃下,《開心穿粵》跳出粵劇一桌兩椅的傳統布置,台前演員使出渾身解數演出時,背後的大熒幕也隨着劇情轉換場景,一時是無邊無際的行軍帳篷,一時是雲霧繚繞的崇山峻嶺,讓觀眾仿如身臨其境。

粵劇從來不是高不可攀的陽春白雪,而是煙火氣十足的平民娛樂。為生存,為市場,為發展,粵劇一直求新求變。上世紀三十年代,粵劇受電影等新興媒體衝擊,戲班伶人紛紛在劇本、唱腔、配樂、布景、服飾、化裝等方面推陳出新。薛、馬、桂、廖、白“五大流派”各領風騷,在粵劇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時至今日,粵劇面對的競爭比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新生代把舞台美學、燈光設計、前沿科技等引入傳統劇藝,與先輩兼收並蓄、靈活變通的精神一脈相承。他們時刻緊記,革新之餘,最重要的是保留粵劇的藝術特色。機械人可以吸引更多觀眾進場,不過能留住觀眾的,終究是精彩的劇本和演員的真功夫。

曾幾何時,粵劇在香港風靡一時,誰不會哼上一兩句“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可惜隨着時代發展,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粵劇逐漸成為小眾藝術。然而,《開心穿粵》短短九十分鐘的演出,讓我們看到仍有這麼一羣人,以傳承粵劇為己任,憑着一腔熱忱逆流而上,哪怕知音稀、路途邈,都永不言棄,矢志不渝。這些粵劇人在踽踽前行時,心底有何企盼?鍾珍珍在訪問中提到的願望,相信也是眾人所願:“每一個香港人至少看一次粵劇,給粵劇一個機會,給粵劇人一個希望。”

學道須當猛烈,始終確守初心。
王惟一《明道篇•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