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體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文讯 Word Power
八方谈
一个人在途上
公务员事务局
署理总法定语文主任何颖娴

十来岁时读郁达夫的《一个人在途上》,自己还是个孩子,哪能想象失去亲人的悲痛,所以对文章的细节印象不深。倒是题目令人浮想联翩,一直没有忘记。旅途上,一个人,可以像登幽州台的陈子昂那样“独怆然而涕下”,寂寞悲凉,也可以像独坐敬亭山的李白那样“相看两不厌”,怡然自得。

我的“单飞”之路缘起于姑苏城。多年前一家三口到江南旅游,路过苏州。早上起来,想到下午要走了,便打算赶紧走一趟拙政园;无奈那一大一小尚在梦乡,只好乘计程车独自出行。我在回廊水榭间转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逍遥自在,对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有了新的感悟。

自个儿去旅行有什么好处呢?参加旅行团虽然只是费钱,不费周章,却难免会遇上不守时、不合作的团友,令旅程蒙上阴影。若是相约好友自由行,要么孩子要考试,要么上司不放人,光是决定出发日期就伤透脑筋,搞不好更伤感情。旅途中意见分歧,总有一方得默默让步。忍让虽是美德,可是迁就多了,难免感到委屈。若孤身上路,那么从安排交通开始,就不用商量,也不用勉强,只要花点时间和心思,就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喜好、节奏,来一趟说去就去的旅行。

          一个人出门,跟当地人聊天互动的机会更多。基于对独行侠的好奇,人们大多乐意主动打开话匣子。比如腹有诗书的计程车司机,建议我到范仲淹故居参观;见识不凡的清洁工人,向我讲述张善子张大千兄弟在网师园豢养小老虎的趣闻轶事……我不禁感叹:高手果然在民间。餐厅服务员见我一个人,把半米高的鸭布偶放在我跟前陪我吃饭。我本来想要婉拒的,不过看见鸭宝宝憨厚的样子,也就坦然接受了这段同桌用餐的缘分。

人离群独处的时候,更容易受环境所迫,激发自己的小宇宙。平日四体不勤的我,竟能创下一天走三万多步的纪录。为了在博物馆多待一会,午饭可以跳过不吃。清晨五点摸黑赶乘首班地铁,再转乘火车去看两百多公里外的红叶?没问题。背负重甸甸的手信,像小蚂蚁扛大石头那样砥砺前行?小菜一碟。我天生不辨方向,地图老是看错,本无独行的天赋。可幸如今科技发达,凭借智能手机各种导航应用程式,即便路盲如我者,只要花点时间,总能到达目的地。迷路让人脱离规划的路线,看到意料之外的风景,也不失为一种乐趣。由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认清不足之处,就能找到解决办法,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得着。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心灵鸡汤啊!

那么孤身出门有什么不好呢?首先,随身物品必须自己看顾,无人代劳。夏天撑着雨伞,冬天穿着大衣,尤其不便。不过自从受过背包被旅伴弄丢的教训,我再不介意自己的东西自己管。其次,有单人房的酒店不多,住双人房得付二人价钱,确是不划算。不过,双人房宽敞舒适,偶尔来点小奢侈犒赏一下自己也挺好的。人生路不熟,最怕丢失财物、错过航班。受伤病倒时身边有人照顾当然最好,即便没有,还是要抖擞精神,继续上路。所谓祸福相依,在困难中锻炼逆境情商和应变能力,让自己变得坚强独立,也是很有意思的收获。

          衣食住行当中,只有“食”令我沮丧。要认识一个地方,必须认识当地的特产。人家爱吃什么?味道如何?什么时候吃?怎么吃?处处皆是学问。无奈一个人一个胃,能放进去的东西实在有限。看见眼前的冒鸭面形单只影,邻桌的钵钵鸡、钟水饺、跷脚牛肉、红糖粑粑欢聚一堂,就恨不得有孙悟空的分身术,一人变十人,把菜单上的美食全都点上。口腹之欲,也确是要待有伴同行才可以满足了。

年少时跟同学把臂同游,婚后丈夫成为旅伴,当母亲后顺理成章变成三人行。一个人在途上,不是某人的朋友、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亲,我就是我,爱去哪去哪,爱干啥干啥。在这趟自我探索的旅程中,可以静观身旁的人和事,直面自己的优点缺点,也可以和自己独处,学习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苏东坡说“万里归来颜愈少”,深得我心。但愿每次独行归来,既似睿智老人,越活越豁达通透,又像热血少年,越活越勇敢年轻。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
沈复《浮生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