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繁體版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国际都会
文讯 Word Power
凿空之旅

天刚亮,匈奴军臣单于的王庭便热闹起来。牧民的吆喝声、孩子的笑声、牲畜的叫声在辽阔的草原上回荡着。一个身穿狼皮短袄的汉人走出穹庐。他手持竹节,不时眺望东方,仿佛隔着重峦叠嶂,也能看到千里外的长安城。虽然身在胡地,穿胡服,说胡语,并已娶匈奴人为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分──汉使张骞。

公元前141年,年仅十六岁的刘彻登上皇位,是为汉武帝。匈奴多年来屡犯边境,少年天子雄心勃勃,决心终止和亲羁縻之策,主动出击。他从匈奴降将口中得悉,玉门关外原有个大月氏国,多年前为匈奴所败,被迫西迁。为了与大月氏结盟,夹攻匈奴,汉武帝遂出皇榜招募能者出使西域。要穿过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远赴边陲以外的茫茫绝域,寻找一个传言中的国度,如同羊入虎口,九死一生。然而,满怀抱负的年轻郎官张骞却自告奋勇,毅然应募。

两年后,张骞手持节杖,率领一百多名随从,带同向导甘父,踏上吉凶难料的漫长旅程。为避开匈奴骑兵,他们出陇西后昼伏夜行,结果还是被擒,全部押到匈奴王庭。张骞困居匈奴,一待就是十年,始终没有投降。日子久了,监视松懈,张骞便趁机带着随从出逃。

张骞脱离虎口后,没有返回朝夕思念的长安,反而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大漠气候变化莫测,时而烈日当空,热浪滚滚,时而风起云涌,飞沙走石。每当断粮,就靠箭艺精湛的甘父射杀飞禽走兽充饥。一行人历尽艰辛,终于来到大月氏国。可是,大月氏因新家园水土肥沃,物产丰富,再无复仇之心。张骞在当地逗留一年多,游说未果,只得东归,途中不幸又被匈奴抓住。一年后,军臣单于去世,匈奴内乱,张骞带同妻儿与甘父逃走。原有一百多人的使团,最后只得张骞和甘父二人回到长安。

张骞历险十三年持汉节不失,虽未能与大月氏国结盟,但搜集了西域的详细资料,对开拓边疆大为有利,其后更因随卫青出征匈奴有功而获封为博望侯。数年后,张骞再次奉命出使西域宣扬国威。自此,汉朝和西域诸国建立联系,使节商贾络绎不绝,走出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凿空”二字形容张骞打通西域的壮举。二千多年后,另一趟轰轰烈烈的凿空之旅在张骞走过的戈壁大漠展开了。

“五、四、三、二、一,点火!”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九时正,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出一阵地动山摇的轰鸣声,神舟五号飞船腾空而起,载着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直上苍穹。

火箭升至三四十公里高时,与飞船产生低频共振。共振造成的不适与相等于体重六倍的超载压力叠加在一起,使杨利伟非常难受,感觉五脏六腑像要碎掉。他在自传《天地九重》中忆述:“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剎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幸而飞船旋即稳定下来,进入太空。

法国作家圣修伯里笔下的小王子有一回感到难过,一天内看了四十四次日落。原来,人在兴奋喜悦的时候同样爱看日落。神舟五号飞行了将近一天,围绕地球十四周,杨利伟便看了十四次日出日落。这位航天员年少时总爱看军机训练,渴望飞上蓝天;此刻他超越了自己的梦想,飞抵从前难以想象的高度。

翌日清晨,杨利伟返回地球时,再次面临生死之搏。飞船穿过稠密的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逾千度高温把舷窗外烧得一片通红,防烧蚀层开始剥落。杨利伟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但接着发生的情况却让他心悸不已:右舷窗开始出现细细裂纹,而且愈来愈多;飞船不断震动,舱内吱吱声乱响,舱外传来尖锐的呼啸声,不断有碎片擦窗而过。更骇人的是,连左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杨利伟不禁想起,美国哥伦比亚号穿梭机数月前在返航途中解体,机上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肇因便是材料碎片击中太空船的防热系统。他心想:“完蛋了!”犹幸有惊无险,神舟五号顺利返回地球。

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经历种种意料之外的状况在所难免。正正有了他首航的宝贵经验,神舟六号由共振问题以至麦克风的设计,有一百多处大大小小的改进。后来的中国航天员踏着他的足印,相继奔赴星辰大海,飞得更高更远。

鲁迅有句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拓荒者前仆后继,踏上探索未知的征途。无论有多少人跟随其后,甚至后来居上,先行者的功绩总是最令人敬仰。正是他们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拓新致远的精神,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绽放光芒。

凿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