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的千古名句道盡遊子心聲,不知引起了幾許迴響共鳴。古往今來,離人浪子每逢佳節,思鄉之情、漂泊之痛便油然而生。節慶愈熱鬧繁囂,文人墨客的鄉愁愈濃重難熬。大唐盛世是中國傳統節日形成的重要時期,以下四首唐詩,滿載詩人的孤寂和對親人的思念,哪一首最能打動你?
清明節人人皆知,原來清明前一兩天曾有過一個叫“寒食節”的節日。寒食節曾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節,相傳起源於紀念春秋時代拒不出仕,最終燒死於綿山的忠臣介子推。是日民間禁煙火、吃冷食,故稱寒食節。寒食節從何時起融入了清明節,已無從稽考,但從唐詩可見唐朝仍保留寒食習俗。古人在寒食節會祭掃、踏青、鞦韆、蹴鞠、鬥雞等。不過,詩人筆下的寒食節似乎總有幾分哀愁。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雨中禁火空齋冷,
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韋應物這首《寒食寄京師諸弟》正是寫於寒食節,當時詩人外放任官,寒食節萬戶禁火,本已蕭索萬分,還下起雨來,空蕩蕩的屋子更顯淒冷。詩人欲藉春遊以解愁思,可是,縱有綠江、鶯鳴、美酒、春花,獨坐獨聽,怎一個愁字了得。老家杜陵寒食這時候應該是草色青青吧,詩人深深地思念着諸弟,思念着故鄉。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團圓節。中秋節始於何時,未有定論,但唐朝已有中秋賞月的習俗。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清麗,是詠中秋的名篇。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月光灑在中庭,雪白如霜。樹上鴉雀歸於寧靜。夜涼如水,清冷秋露無聲打濕庭中的桂花。中秋之夜,仰望天穹,不知那綿綿思念會落在何家。“地白”、“棲鴉”、“冷露”、“桂花”等意象,把讀者帶進空靈澄澈的境界。在皎潔月光下,人間上演着多少悲歡離合,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過後,陽氣回升,白晝逐漸變長,所以古人把冬至視為吉日。唐時,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這一天,朝廷休假,家人團聚,人人穿新衣、互贈禮物、互致祝賀。貞元二十年(公元804 年)冬至,白居易正宦遊在外,夜宿於邯鄲的驛舍,為排遣羈旅之苦,寫下了《邯鄲冬至夜思家》這首七言絕詩: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邯鄲驛裏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着遠行人。
首句交代時和地,次句寥寥七字,孤單落寞之情躍然紙上。詩人繼而筆鋒一轉,想像家人在冬至的夜深時分,也因掛念自己而難以入眠,一起念叨着他這個離家遠行之人。雖然抱膝枯坐,青燈孤影,但有人牽掛你,你也牽掛着別人,未嘗不是福分。
那麼,除夕夜又曾勾起哪位詩人的思鄉愁緒呢?根據中國傳統習俗,除夕夜一家人會吃團年飯,然後通宵守夜,迎接新一年來臨,是為守歲。可是,高適為了仕途,與家人聚少離多,在除夕夜,難免感觸殊深,於是寫出《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詩人首句道出自己在旅館獨守寒燈,徹夜難眠,片言隻語已營造出淒清意境。接着以提問形式,傾訴他這個異鄉客的心情。守歲的家人應正想念千里之外的自己;除夕過後,又是新的一年,再添幾許白髮,才能與家人相聚?感念及此,唏噓不已。
如今科技進步,即使天各一方,仍可藉着網絡通訊工具與遠方親友視像聊天,如見其人。可是,屏幕代替不了溫暖的擁抱,手機也傳達不了一家人圍桌閒談的溫馨。佳節當前,遊子還是想家。悠悠千載,看似改變了很多,又似乎沒什麼改變過。正如李白所言:“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